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夏衍诞辰125周年暨捐赠展在浙开幕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25-11-11




  杭州11月10日电(曹丹)11月10日,“万流景仰——纪念夏衍诞辰125周年暨捐赠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展览共展出97件(组)书画作品,其中94件(组)为夏衍捐赠作品,包括齐白石的《墨虾图》《蟹图》等25件作品,以及“扬州八怪”的33件作品。

  1900年,夏衍出生在浙江杭州,原名沈乃熙,字端先,著名文学家、电影家、戏剧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资深书画收藏家。夏衍始终怀揣“反哺家乡”的赤子之心。他曾说,“我是喝家乡的水长大的,我从来没有忘记浙江人民用智慧汗水培养、教育我的功德。”

  1989年,夏衍将毕生珍藏无偿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据浙江省博物馆原副馆长杨陆建回忆,夏衍的捐赠意愿极为强烈,“当时,在他家中,他拿出所有藏品对我们说‘你们自己挑,好的你们拿走’”。

  在这批捐赠品中,以“扬州八怪”的作品最为突出。“夏衍的收藏眼光很好,特别是‘扬州八怪’,是成序列、成系统的,这在全国收藏机构中都极为罕见。”杨陆建说。

  展览中,一方“仁和沈氏曾藏”朱文印格外引人注目。夏衍之孙沈翔道出了这方印章背后的深意,“祖父认为文物都是‘过手’之物,属于国家。所以他用这个章,自始至终理念一致:我曾收藏、欣赏,但最终要让它们回归社会,让更多人欣赏。”

  对于举办此类展览的意义,沈翔认为至关重要。他以“扬州八怪”为例指出,艺术本身就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中国的文化一直是先传承后创新。只有让这些真迹被更多人看到,才能为后来的文化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创作源泉。”沈翔说。

  随着阅历增长,沈翔逐渐读懂了祖父与艺术家之间的精神共鸣。他表示,“扬州八怪”身上“宁折不弯”的傲骨,与祖父在家境变迁,特别是国家存亡之际所养成的自强不息的品格不谋而合。“正是这种相似的生命历程,让他们跨越时代,心心相印。”沈翔说。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12月14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