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拉美诗人西安“邂逅”秦俑、“造访”盛唐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25-09-16




  “雕琢文字就像打造陶俑,(它们都)通往永恒。”站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门前,当玻利维亚诗人露西亚·卡瓦略被问及将如何为兵马俑作诗时,她沉吟片刻,念出了即兴创作的第一个句子。

  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文明的回响:2025国际青春诗会(中国—拉美国家专场)”近日在西安启幕。来自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等拉美地区15个国家的40位青年诗人,与37位中国诗人相聚古都西安,共话诗歌与友谊。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诗人们到访的第一站。千年陶俑肃立,军阵气势磅礴。诗人们或驻足拍摄,或兴奋低语。这些见证大秦帝国辉煌历史的遗迹,给拉美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露西亚·卡瓦略表示,她将以“时间”为主题创作一首关于兵马俑的诗。一上午的参观让她深刻体会到,兵马俑作为文化符号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巴西诗人雷南·奈尔伯格也深有同感:“兵马俑的宏伟程度超乎想象。‘触碰’这段古老历史让我很激动,几年后,我一定还会再来。”

  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漫步,诗人们仿佛瞬间从秦都“穿越”至盛唐。不少诗人欣然换上汉服——男子宽袖长袍,女子长裙曳地。他们手持唐代货币“开元通宝”,与“李白”吟诗,向“孙思邈”问诊,沉浸式体验唐乐唐舞,梦回长安。

  “能在这里沉浸式体验大唐风情,是中国文化与拉美文化一次有趣的碰撞。”秘鲁诗人尼尔顿·桑蒂亚哥表示,自己最初了解唐朝,正是通过诗人李白与杜甫,他们的诗作在拉美地区广为流传,甚至被列入一些大学的必修课程。“此刻我仿佛走进他们的世界,这种跨越时空的‘邂逅’,实在太奇妙了。”

  “刚看过的《长安三万里》《长安的荔枝》等影视作品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想象,即使我曾多次来过西安,此刻我仍如一个初来者,每一天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定居中国多年的哥伦比亚诗人李戈坦言,此次同行的拉美诗人大多初次到访西安,“他们的不断发问,也促使我重新观察这座有着漫长历史的古都。”

  在李戈看来,中国文化与诗歌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结。“每一个汉字都自带诗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颇具诗性。在拉美地区,诗歌往往源于个人内心的感受;而李白、杜甫等中国诗人,却能从外部世界汲取灵感,将万物融入诗中。”

  西安作为唐代都城,李白、杜甫等诗人曾在此留下大量描绘城市风貌与人文精神的诗篇。官方披露数据显示,现存5万多首唐诗中,“长安”一词出现逾1400余次。如今,西安正积极打造“唐诗之都”,让更多人感受诗意生活。

  “这是一次极为难得的机会。尽管地理上相距遥远,但拉美地区与中国同样拥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我相信在未来,我们的距离会越来越近,彼此了解越来越深。诗歌正是促进彼此了解的重要方式。”李戈说。

  “这是一趟不可思议的美妙旅程,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使我了解到不同文明的多样性,也给我的诗歌创作带来灵感与启发。”巴拿马诗人哈维尔·阿尔瓦拉多说。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