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市场分析

拍卖场上 苏浙“炒画团”渐露峥嵘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06-30

  

“现在炒画和前段时间的炒楼格局颇有几分相似。”昨日,艺术门户网站雅昌市场部孙海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目前在全国书画市场中占主导的是苏浙民企“炒画团”,而东北买家则作为黑马正异军突起。北京荣宝拍卖行认为,“炒画团”资金中60来自民营企业家,其中苏浙企业家占70。

  2004年中国书画市场处于牛市,全国书画市场成交96亿元,是前一年的数倍,中国油画市场价格直追国际市场。今年以来,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举行的艺术品拍卖会高潮再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大量资金已经开始砸入艺术品市场。苏浙民企“炒画团”抱团作战

  炒画时,苏浙民企喜欢抱团作战。孙海龙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这在业界几乎是众所周知的。

  在拍卖会上,通常会有三五个苏浙炒家联合出资。这些活跃在上海、香港等各大拍卖会上的身影,一般对看中的拍品一出手就志在必得。

  在前几天刚刚结束的沈阳2005年春季拍卖会上,代表浙江民资的208号买家,出手金额近千万元,并以360万元拍走傅抱石的《布拉格宫图》,创下该拍卖会书画专场的最高成交价。

  据媒体报道,208号买家称,其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食品包装袋生产企业。来沈阳竞拍的是苏浙几家民企共同投资成立的一个财团,专门参加各地的高水平拍卖会,收罗具有升值潜力的艺术品。

  而在近日落幕的南京十竹斋艺术品春拍上,也有苏浙财团高价抢购名家大师字画。徐悲鸿的一幅《猫》,经过10多轮的竟价,以35万元的高价被苏浙财团委托人购走,此人前后共花了100万元买下大师字画。

  至于东北买家,孙海龙透露,他们出入比较神秘,单打独斗取胜之后,迅速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东北买家的特点还在于不冲最高点,他们投资的画品通常并不是全场最高的。但同样非常有眼光,孙海龙说。

  在2005年崇源春季拍卖会主持拍卖了《大提琴少女》的首席拍卖师刘新惠,对各路炒家的分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全国最大的收藏机构肯定在北京。

  孙海龙表示,南北对峙远没有形成。雅昌指数显示,最近两年,在北京及国外大型拍卖会上,许多重量级拍品均被苏浙买家高价收走。“炒画”背后的细账。

  根据有关统计,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品产权投资仅半年收益率已高达16.1,个别投资品种半年回报率竟高达80。“炒画团”获取的高利率似乎是一本明账。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了其中的秘密:一般国内民企在获取拍品之后,可以凭拍卖行开具的发票,作为固定资产里的经营设施项目摊入企业经营成本,这样就无须缴税。另一方面,固定资产还能作为折旧费用每年折旧,数十年之后不仅折旧为零,拍品本身还能大幅升值。

  这位业内人士透露,通常企业里会有财务总监会同经营决策人物一起决定该类书画的投资。这样的投资在国外叫作“逆境投资”,比如许多酒店会在大堂里悬挂非常珍贵的字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资产的抗风险能力。由于项目上作为成本加大了支出,从而减少了企业的盈利数字,这样就可以进行资本冲抵。

  该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艺术品投资在保值增值外还具有如此功能,国外一些公司的文物采购早已成了一项业务,他们设有专门的基金会和部门参与主要国际拍卖会,从而成为企业运作的一种手法。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