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艺网
首 页 考古发现 文化资讯 全国展讯 艺术个展 各地大赛 国际传讯 拍卖预告

New Page 1
 

艺 品 查 询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丁风华,河南洛阳人,自幼喜爱绘画,毕业于师专美术系,洛阳老城苍石书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幼习丹青,师法传承,博采众长,创作思维既源于自然,又开拓创新,高于自然。其山水、人物、工笔、写意花鸟样样兼能。

    悠悠河洛,源远流长;昭昭牡丹,灼灼其华。撷其精魄,融入画中,线条为骨色为神,意境深引,孜孜以求。日之所思,壮怀激物,夜之所梦,温婉幽深,携之欣然,汇入素宣,为尽其深,为尽其广。

    丁风华的作品融古为新,壅容华贵,灵动细腻,笔墨洗练自然,着色丰富绚丽,线条圆润流畅。扎根生活,匠心独具,用独特的艺术触觉,发现、凝炼自然界的美好事物,融入作品中,用一幅幅生动、靓丽的画作展现心中的真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多次入选省级画展并获奖,深受各界人士好评,并被美国、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多家艺术机构及美术馆收藏。

    一壶茶,一阙词;一幅画,一首诗。入诗于画中画见色,茶借词韵又起香。


            ......  详细情况请点击观看
丁风华梅花香满

 

您现在的位置:中艺网 %CE%C4%CE%EF%D7%CA%D1%B6
中艺网--文化资讯

战国秦汉墓地发现楚文化相互研究

( 中艺网  2022年3月19日  )



  北京3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出自《史记》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典故令人印象深刻,在真实历史上,战国秦汉时期的秦人与楚人、秦地与楚地、秦文化与楚文化之间演绎过怎样的“爱恨情仇”?最新入选2021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大项目之一的湖北云梦县郑家湖战国秦汉墓地相关研究,或让后人从中略窥一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副所长、山东大学讲席教授白云翔19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郑家湖墓地发掘是一次考古新发现、大发现,将深化学界对秦人与楚人如何相处、秦人如何治理占领地、秦文化和楚文化如何相互影响融合等重要历史问题的研究。

  他说,湖北云梦郑家湖墓地是战国晚期至汉初的一批墓葬遗存,既有A区和B区的楚文化墓葬,又有C区的秦文化墓葬,它们并存的内涵及其演变,无疑再现了这一地区由楚至秦到汉的历史文化及其演变过程,并且是秦汉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形成过程中历史和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

  值得注意的是,云梦地区尤其是楚王城周围一带,1970年代以来已先后发掘过睡虎地秦墓、龙岗秦墓、大坟头西汉墓等10多处战国秦汉墓地,都有重要发现。在此基础上,这次郑家湖墓地发掘研究又有不少新的重要发现,如葬具绘画、长文觚等均为全新发现,还有秦文化漆器等一大批其他珍贵文物,以及诸多丧葬遗迹等。

  白云翔指出,就葬具绘画来说,虽然战国早期的随县曾侯乙墓曾有发现,但不是人物画,郑家湖墓地234号墓发现的人物形象葬具绘画,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并且绘制精致、内涵丰富,开启了汉代墓葬绘画尤其是人物绘画的先河。

  就长文觚来说,郑家湖墓地出土长文木觚年代为战国晚期,不仅年代最早、文字最长,内容是传世文献未载的“策文”,并且跟以往发现的汉代的五棱竹觚、木质的三棱觚和六棱觚等在形制上不同,其内容也不同。

  此外,郑家湖墓地275和276号墓等都是秦式铜器和楚式铜器共存;234号墓等出土的葬具绘画,是出自秦文化墓葬且图像中秦文化因素浓厚,但该墓棺椁结构、木椁设门窗又具有楚文化特征。这些新的考古发现提出不少新的问题,无论从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将推动考古学界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和讨论。

  白云翔认为,郑家湖墓地诸如此类的新发现再结合多领域科技考古的成果,无疑用科学实证材料丰富和活化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包括楚人和秦人的丧葬文化、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卫生疾病状况、食物与饮食结构,以及陶器、铜器、漆木器、玉器、玻璃器、纺织品等制作技术,秦楚文化交流、人群交融等。



          推荐给好友 中艺论坛  便于打印

相关链接:
  没有相关资讯!
更多的%CE%C4%CE%EF%D7%CA%D1%B6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中艺顾问 | 有关合作 | 联系方式 | 投诉邮箱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1998-2013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 - 056-8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