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艺网
首 页 考古发现 文化资讯 全国展讯 艺术个展 各地大赛 国际传讯 拍卖预告

New Page 1
 

艺 品 查 询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王昌彪,字少泉,号三泉堂,1969年出生于陶瓷世家,江西省乐平市人。系江西省陶瓷艺术大师、其祖父为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山水画大王”王云泉,父亲为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王乃水。


其系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首批江西省陶瓷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市陶瓷艺术研究社社员,景德镇九夫子成员之一。

王昌彪擅长陶瓷山水画创作,深的其祖父“山水画大王”王云泉真传,在继承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山水精髓的同时,注重创新,技艺娴熟,章法熟练,富有江南山水特有的清明旷达之意。王昌彪老师以绚丽的色彩、丰富的想象、质朴的生活情趣,给人以“返朴归真”的视觉感受,这也正如王昌彪老师的为人,平易朴实,深沉内敛而又不失内涵意蕴。

王昌彪老师深入浅出,从传统中概括出自己的符号,创作中拥有自己的风格演绎,定能成就大美之作。王昌彪老师以单色线勾勒山石轮廓,以及树木的基本形状,再用其稍淡的釉料颜色彩出层次,以墨线的曲直长短和枯湿浓淡来显示变化,让人感觉色少而不单调,层次感也甚强。在山石隐逸处几笔草树,铁线双勾叶,由内向外延伸,翠色欲滴,一树松林斜溢而出,远山远树用疏密有致的小黑点点出其轮廓,然后罩上海碧蓝料,青绿色料,然后用平指和手掌轻轻地拍打和擦动,使其达到水墨效果。

王昌彪老师以笔敢气,以墨取韵,墨色沉着,粗笔细描,对比强烈,干湿互用,豪逸            ......  详细情况请点击观看
王昌彪王派山水

 

您现在的位置:中艺网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讯
中艺网--文化资讯

“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

( 中艺网  2022年3月10日  )






  上海3月9日电 (王笈)“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9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汇聚195件/组受赠文物,涵盖书画、青铜、玉器、印章、竹刻、雕塑、陶瓷、钱币等各个门类,以此向关心和支持上博发展的所有捐赠者、文博工作者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

  截至2021年末,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102万余件,所藏珍贵文物逾14万件。馆藏文物中有8.8万多件来自各界人士捐赠,其中珍贵文物3.3万余件,一般文物5.5万余件,捐赠品约占馆藏文物总量的8.6%,馆藏珍贵文物总量的23.6%,捐赠者包括个人和集体。至今,上海博物馆的捐赠者人数超过了800位,集体捐赠超过120家,接受捐赠的文物批次更是多达1200多次。

  几代上博人坚持通过举办展览的方式,与世人共享受赠瑰宝,并以此表彰和纪念捐赠者。除常设展外,“盛世芳华”为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举办的第33个受赠文物展。

  此次展出的受赠文物包括王安石《行书楞严经旨要卷》、小臣单觯、文彭“七十二峰深处”牙章、吴王夫差盉和沈周《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等。

  其中,王安石《行书楞严经旨要卷》为王南屏、房淑嫣于1985年捐赠,摘录《楞严经》中《观世音发妙耳门》一节,正书中间有行书,淡墨疾书,笔画清劲。卷后自署“余归钟山,道原假楞严本,手自校正,刻之寺中,时元丰八年(1085年)四月十一日临川王安石稽首敬书。”为王安石去世前一年亲自校正《楞严经》经卷文字。卷后有南宋牟献之、元王蒙、明项元汴等人题跋。

  吴王夫差盉为何鸿章于1996年捐赠,肩部有铭文十二字,内容为“吳王夫差吳金鑄女子之器吉”,即吴王夫差用青铜为一女子铸器。夫差在位仅二十三年,目前所见存世遗物多为兵器(剑、矛)和鉴等,以往此盉未见流传,弥足珍贵。盉的镂空提梁采用失蜡法浇铸而成,盖及器上纹饰运用当时流行的印模技术,体现了当时南方吴越地区(今江浙一带)的铸铜工艺。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上海博物馆东馆建成开放已进入倒计时,人民广场馆舍将迎来建馆后的首次闭馆大修。因而“盛世芳华”所带来的,还会是暂别前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一次深情对视,一番殷殷心语。今后在东馆和完成大修的人民广场馆,各类捐赠的展陈仍将继续。

  据悉,“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将持续至9月4日,其中书画展品将分为上下半场。


          推荐给好友 中艺论坛  便于打印

相关链接:
  没有相关资讯!
更多的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讯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中艺顾问 | 有关合作 | 联系方式 | 投诉邮箱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1998-2013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 - 056-8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