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艺网
首 页 考古发现 文化资讯 全国展讯 艺术个展 各地大赛 国际传讯 拍卖预告

New Page 1
 

艺 品 查 询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郑子非,1964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女陶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陶瓷协会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潮州画院画家。1988年毕业于汕头大学美术系,1991年结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班。从事绘画教学和艺术创作三十多年,全国优秀教师。
      
长期从事陶瓷青花釉里红及釉下五彩绘画的研究,主张装饰与造型的高度融合,注重形式美感、注重用高度概括的表现手法来完成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充分利用陶瓷装饰绘画语言,结合中国写意水墨画的表现手法,使作品个性突出,温婉素雅中透着洒脱和力度。作品常获全国和省级评比金奖银奖,并为多家博物馆收藏。

在实践与研究中形成理论,发表于专业期刊的论文有《谈装饰艺术的几个要素》、《谈绘画教学的因材施教》、《明代青花瓷的绘画探析》、《陶瓷上的吉祥图案》、《论陶瓷造型及纹饰的形式美》,《青花瓷绘画与中国水墨画之异同》……

            ......  详细情况请点击观看
郑子非《秋韵》青花镶器

 

您现在的位置:中艺网 锟斤拷锟脚观诧拷
中艺网--文化资讯

中国航海博物馆纪念郑和下西洋系列活动

( 中艺网  2025年7月8日  )






  上海7月8日电 (李秋莹)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也是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7月8日,中国航海博物馆举办2025年中国航海日中海博主场系列活动,现场启动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系列活动,以郑和主题大展、航运中心数字化体验、学术研究成果、系列科普绘本等致敬郑和下西洋620周年,全方位展现中国航海事业的辉煌历史和新时代成就。当天,中国航海博物馆“十五五”高质量发展愿景首次对外发布。

  1405年,中国航海家郑和开启了第一次下西洋的航程。7月8日,由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郑和文化场馆联盟共同主办的“犹说宝船来: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纪念展”在中海博第一临展厅正式开幕。

  展览是国内首个从全球航运与贸易视角,联动古今、集聚文博界与港航界资源的郑和主题大展,汇聚14家博物馆、6家港航单位近150件精美展品,从“时势英雄”“海域通达”“流风遗韵”“今古相望”四个章节,贯通古今,全方位展示七下西洋的历史图景,探寻郑和航海的当代价值。

  凭借和平的出使态度、共赢的贸易历程,郑和率领15世纪全球最庞大的远洋船队,塑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不朽丰碑,对中外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犹说宝船来”展以珍贵文物、精美船模为媒介,回应“为什么下西洋发生在明代?”“为什么由郑和完成此项使命?”“下西洋为中国与世界带来了什么?”“郑和之后,是否再无郑和?”等观众常见疑问。同时展览配套丰富多元的互动和数字化展项,让观众既可以近距离感触“宝船”所携丝绸与香药,也可探寻西洋“神兽”的古今面貌,感受中外器皿承载的文化汇融,领略趣味盎然的观展体验。

  本次展览创新采用1+n的馆内外联动模式,配套数字体验、研究专刊和科普绘本,以多元视角全面弘扬郑和文化,传播郑和精神。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展区,运用“船视宝”航运数据平台,展示了全球航运实况,并推出“车厘子上餐桌”“新能源车出海”“新能源船减碳”等互动小游戏,让观众切身体验航运与社会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观众还可以沉浸式体验以“郑和下西洋”为主题的VR项目,穿越时空界限,直观感知郑和下西洋航海壮举及历史文化。郑和主题学术研究专刊、《海上丝路的千年“船”说》系列科普绘本也将在近期出版,以专业和科普两个视角,更好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

  此外,中国航海博物馆与中远海运集团合作在海南博鳌共建中国航海博物馆博鳌数字馆,将今天揭幕的纪念郑和下西洋实物展转化为数字展,于7月9日推出首展;与上海艺术品博物馆、雅加达美术与陶瓷博物馆合作举办“万里尚为邻——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万隆会议70周年中国印尼文化交流展”,将于7月11日在雅加达开幕。


          推荐给好友 中艺论坛  便于打印

相关链接:
  没有相关资讯!
更多的锟斤拷锟脚观诧拷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中艺顾问 | 有关合作 | 联系方式 | 投诉邮箱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1998-2013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 - 056-8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