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艺网
首 页 考古发现 文化资讯 全国展讯 艺术个展 各地大赛 国际传讯 拍卖预告

New Page 1
 

艺 品 查 询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徐子印 1939年生于江西省余干县,当代瓷画艺术家,荣获中国陶瓷艺术终身成就奖、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颁发)。

196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美术系,在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艺术室工作,后任《中国陶瓷》美术编审,同时从事陶瓷美术研究创作五十余年。曾任九三学社江西画院副院长、江西省九三中央书画院成员、全国工艺美陶瓷艺术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3年探索研究出陶瓷釉上泼彩新技法,创造了泼彩山水画新风格。陶瓷泼彩新技法巳入编景德镇陶瓷大学《现代陶瓷教科丛书》,促进了陶瓷泼彩山水画派的形成。

泼彩山水画
徐子印于1994年首次参加全国第五届陶瓷艺术评比获银奖,是当年本单位参展作品中最高奖。展后又被日本赖户建市60周年庆典收藏展览

 

您现在的位置:中艺网 专坛
中艺网--文化资讯

冯骥才:“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自信

( 中艺网  2016年12月2日  )

天津12月1日电题:冯骥才:“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自信
  “‘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有利于增强国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敬畏。”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骥才说。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
  “对于‘二十四节气’申遗,我刚开始还是有些担心的。”冯骥才解释说,“二十四节气”属于知识类和实践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气候的多样性,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评委对于‘二十四节气’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好在,最后申遗成功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它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在没有“天气预报”的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至今仍在影响国人,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自然观、生命观、宇宙观、哲学观的显现,也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的体现。”冯骥才强调说,“正是鉴于其重要性,2006年,‘二十四节气’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冯骥才指出,“二十四节气”顺应了自然规律,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得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定。它的申遗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
  冯骥才最后表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不是终点,应该是传承和保护的新起点。“国家和地方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和保护措施。”




          推荐给好友 中艺论坛  便于打印

相关链接:
  没有相关资讯!
更多的专坛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中艺顾问 | 有关合作 | 联系方式 | 投诉邮箱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1998-2013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 - 056-8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