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古国世界财富埃及驻华大使谈中埃遗产保护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6-29]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迹,辽阔的国土上,存在着多种独特的地质和生态结构。“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不仅是中国人民、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埃及驻华大使阿里·侯赛姆丁·希夫尼说。
迄今为止,中国共有29处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世界第三遗产大国。此外,中国的遗产预备清单中还有100多个项目 ,居全世界首位。
希夫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自从2001年底上任以来,他迄今已走访了中国大大小小27个城市。在这期间,“我不仅游览了久负盛名的中国文化古迹,也亲眼见证了中国各级政府在遗产保护工作方面付出的巨大努力、取得的辉煌成就”。
提到自己的祖国,希夫尼向记者介绍:像中国一样,埃及拥有自己悠久、灿烂的文明史,目前已经有六处文化古迹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它们分别是孟菲斯及其墓地(从吉萨至达哈舒尔的金字塔区)、古城底比斯及其墓地、阿布辛贝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伊斯兰开罗、阿布米奈遗址和位于南西奈半岛的圣凯瑟琳地区。
雄伟神秘的金字塔、壮观奇特的狮身人面像、精美绝伦的卢克索神庙和幽深玄妙的图坦卡蒙墓……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这些珍贵文化遗产,埃及文化部和最高文物委员会等政府部门采取了多项切实的措施。希夫尼说,这些措施不仅在提高国民历史与考古方面的知识、保护遗产的觉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提高埃及遗产保护的水准。
中国和埃及同为文明古国,两国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埃两国政府,尤其是各级文化、环境保护和民政建设等部门不断加强互访,并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和谅解备忘录,就保护文化遗产进行交流合作。
希夫尼说,中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化中心之一,和埃及一样是世界历史文化的主要贡献者。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中国苏州举行,这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遗产管理和保护工作的肯定。埃及也将派代表出席这次大会。希望拥有古老文明的两国紧密联系,分享遗产保护经验,共同努力收获丰硕的果实。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