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樊地区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4-04-22]
人民网湖北视窗4月21日讯 (记者 周显超 通讯员 陈建) 襄樊汽车产业开发区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4月21日上午,笔者在位于该区日产工业园区的遗址发掘地看到,整个文化遗址发掘工作正紧张有序的进行,不时有石器、陶器等文物出土。据市考古队有关专家介绍,此次发现的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家河文化遗址,据今约4600年至4000年左右。该文化遗址在襄樊市市区内属首次发现,在整个全市范围亦不多见。
据了解,今年3月下旬,襄樊市考古队得知汽车产业开发区日产工业园区动工建设的情况后,随即到该园区进行布点勘察,在位于该园区14号路位置附近发现有地下文化遗址现象。在经过认真勘察后,4月16日,市考古队正式对该遗址进行布方发掘。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该地下遗址逐步暴露出来。
据专家介绍,目前发现的文化遗址现象有房址一处、灰沟两条及灰坑一座,并出土了一批包括石斧、石锛、石刀、纺轮、豆、陶碗、釜、高领罐等在内的10多种史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专家称,经过对该文化遗址现象及出土文物的初步鉴定,确认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家河文化遗址,据今约4600年至4000年左右。该文化遗址在我市市区内属首次发现,在整个全市范围亦不多见。同时,该遗址的发现,对襄樊市史前考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对研究原始社会末期生产、生活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目前,整个发掘工作仍在进行当中,预计4月23日左右全部结束。
相关背景:
石家河文化得名于1955年发掘的天门县(今天门市)石家河镇的石板冲、罗家柏岭等遗址,过去曾被研究者称为“青龙泉三期文化”、“长江中游龙山文化”等,由于石家河遗址群发掘最早,文化遗存最典型,自1984年提出“石家河文化”的命名以后,逐渐被考古界所接受。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