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否认毁坏《清明上河图》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11-09]
有“中华第一神品”之称的《清明上河图》再次成为注目的焦点,不久前,《新民周刊》的一篇文章称,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揭裱《清明上河图》时篡改原作,进行了“破坏性”修复。对此,故宫博物院有关专家昨否认了这一说法。
笔者了解到,所谓“破坏性修复”,是指故宫博物院1973年揭裱此画时,于画首约80厘米处删除了一块,其主要内容是一只正在嘶叫的“尖嘴立牛”。而唐山市炎黄轩主人王开儒指出,画面上的并非牛,而是驴,被删除后破坏了画的意境。
但我国研究《清明上河图》最权威专家之一、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杨新说,《清明上河图》历史上已经装裱了许多次,1973年故宫装裱该画的时候确实曾从画首处删掉一块画面,这并不是秘密,不过删掉的这一块不是原画,而是后代裱画师补上去的。该处的绢质远逊于《清明上河图》其他部分的绢质,色泽不同,绢的密度也不同。据鉴定,补绢应该是明代或者明代以前的。
杨新说,当年装裱的时候,这块绢已烂了,而据史料记载,《清明上河图》没有摹本,所以很难断定那块补绢上的“尖嘴立牛”就是依照原画内容画的,还是后人的猜测,所以故宫决定把它拿下来,找了一块与《清明上河图》原绢质地、色泽、密度极其接近的绢补上去,就是今天大家见到的样子。在1973年以前出版物中的《清明上河图》,仍然有那头被删掉的“尖嘴立牛”。杨新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负责装裱《清明上河图》的,是原在琉璃厂、后在故宫书画部工作的我国著名裱画大师王以坤先生。故宫博物院没有丢弃被拿下的补绢,而是和真迹一起保存起来,并且在故宫有关档案中详细记载了当年装裱时的有关情况。(通讯员 王健 南京日报 )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