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宁千年宝梵壁画面临凋零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10-28]
经费短缺年久失修,四川遂宁宝梵寺的墙柱倾斜摇摇欲坠最触目惊心的是———千年宝梵壁画雨泡灰糊
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的遂宁市蓬溪县宝梵寺,因寺内大雄殿存有10幅明代佛教故事《西方镜》彩绘壁画和64幅藻井壁画而名垂于世。如今,这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经费严重短缺,庙堂年久失修,墙柱摇摇欲坠。最为痛心的是,宝梵壁画也面临凋零。
从蓬溪县城向西驱车10多公里,沿着一条狭窄的乡村公路,来到宝梵镇狮子山脚下的宝梵寺。这座始建于北宋(后被毁,复建于明朝)的庙宇,古称罗汉堂,公元1064年由宋英宗敕命现名,意为“佛中之圣,梵中之宝”。
展现在记者面前的宝梵寺,凋敝残破。一堆新拆下来的烂瓦,凌乱地堆放在左右廊庑的地基上,十多天前,山门两侧的左右廊庑(箭楼),因为地基沉陷危及附近居民安全,有关方面不得不将其拆除。
大殿两侧的24间香房,主体骨架已经严重倾斜;青砖砌成的砖墙,随时可能倒塌。
据管理员陈祖光介绍,从1993年他接手看管宝梵寺以来,宝梵寺只搞了十来次小维修。这一切对于一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明代建筑来说,无疑是远远不够的。
宝梵寺最珍贵的是它的壁画。因盛名在外,曾引来许多觊觎的目光。1995年,一位日本考古学者来到宝梵寺找管理员陈祖光,提出要以高价买走几幅壁画,被拒绝;同年,一位德国考古学家带着翻译,来到宝梵寺,求购壁画,这次,德国人开出的价钱是每幅壁画36万美金,但仍然被拒绝;1998年,4个自称是“南充市考古工程队”的人,强行要求刮下“长眉和尚”飘带上的泥金颜料,说是要拿回去“化验”,被陈祖光当场制止。
由于年久失修,大殿内四处漏雨。殿内的64幅藻井(屋顶)壁画,取材于玄奘西游的故事,画工精细,构图精美,但长期的漏水使它们失去了固有的颜色。而左右两墙上的10幅巨型彩绘壁画也因多年的水渍浸泡,往日的光华渐渐消失。10幅《西方镜》壁画,颜料已大面积脱落,很多人物形象都已模糊。
而在另一间存放定静寺壁画的大殿内,高墙上几幅壁画被厚厚的石灰浆糊着,人物形象隐隐可见。陈祖光介绍,这些被石灰浆糊着的壁画,必须用专门的药水才能洗出来,而这种使用药水的成本是每平方米5000元。
蓬溪县文体局文物管理所负责人冯小波称,宝梵寺属四川省文物局直属文物单位,由蓬溪县文管所代为管理。由于地方财政没有相应的专项资金,因此文管所也是无米下锅。每年文管所都要向省文物局申报一项文物保护资金,但额度有限。(华西都市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