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古雄关呈现眼前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10-08]
新桂网—南国早报
近日,贺州市富川县文博副研究馆员、考古家王国政先生历经十几年的潜心研究,终于考证了潇贺古道陆路上的具体走向,并意外地发现了潇贺古道必经的谢沐关和约5公里长的夯土关墙残垣。这一重要发现,对于研究岭南古代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谢沐关位于广西富川县朝东镇和湖南江永县桃川镇交界地大鹏岭的古关隘上。《汉书·地理志》中记载:“谢沐有关”,但此关在何处?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世人一直没有得到考证。
1972年,人们从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地形图》中发现了中原沟通岭南的一条新道,这条新道就是通过长江支流的潇水与珠江支流的贺江经陆路“楚粤通衢”的潇贺古道。
王国政先生历经十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途经富川陆路的古道有六七条之多,但到底是哪一条呢?一时成为一个谜。
后来,王国政在参观西安咸阳宫展出的兵马俑和战车时,意外地发现了秦代用的“商鞅尺”,他通过“商鞅尺”量出了秦始皇做运输用的战车车轮的宽度。
王国政沿着秦始皇大军所走的潇贺古道去寻找并发现了谢沐关。谢沐关分东西两个隘口,东隘口叫牛塘隘,是天然的山形隘口,西隘口叫小水峡隘,是人工筑成的夯土墙。在经历了两千多年以后,古雄关依然较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