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水下古城为汉代遗址 专家建议用遥感揭面纱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9-02]
日前,省考古研究所、安徽师范大学考古专家先后两次到巢湖,对唐咀水下遗址现场进行勘查,确认此处为汉代遗址。专家建议,应尽快组织发掘,揭开水下遗址的神秘面纱。
1月15日,省考古研究所专家杨立新、李广宁等来到巢湖唐咀水下遗址。经过认真细致的勘查,专家们认为这是一处汉代遗址,且面积很大,不仅仅在水下,在湖滨大道北侧岸上
也有大范围遗址存在。由于范围大,专家建议用遥感考古的方法来确定遗址的范围。
1月17日,省遥感考古工作站站长、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王心源,我国著名的秦汉考古专家、安徽师范大学教授裘士京来到巢湖,再一次对唐咀水下遗址现场进行勘查。
据裘士京教授说,从历史上看,巢湖地区是联系南北的一个通道。近年来,该区域发现了一系列遗址和墓葬,随着巢湖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类似的发现还会不断出现。从现场勘查的情况来看,这是一处汉代遗址。裘教授建议,最好先作探查,通过小规模的探查,来确定遗址的位置和范围,然后再进行有计划的发掘。裘教授强调,一切都还需要通过发掘才能确定,目前遗址还没有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如果发掘肯定会有重大的发现。
王心源教授则认为,巢湖地区历来是南北文化交汇的地方,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巢湖是一个陷落湖,湖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据文献记载,巢湖一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地震,而地震往往可以引起地陷。他建议通过遥感考古来避免发掘的盲目性,把电法、磁法、雷达及卫星探测等方法结合起来,用文物研究加科学测验的方法来对遗址进行发掘,要抓紧立项。王教授说:“唐咀水下遗址的研究,对巢湖大旅游的发展肯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发掘唐咀遗址一定会有收获。”
摘自:江淮晨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