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专家“云”聚杭州:肯定西湖千年石窟造像 探索保护新途径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22-06-25




  杭州6月24日电 (记者 王题题)6月24日,“石窟寺造像的保护和艺术价值”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专家学者对杭州西湖边延续千年的石窟造像进行了价值肯定,并对石窟造像的保护提出新途径。

  论坛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所所长李黎、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浙江大学教授张秉坚、四川大学教授常青等13位来自中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通过网络直播平台齐聚一堂,分享他们在石窟寺保护工作上的保护理念、研究方法、监测实践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并就石窟寺造像的监测、研究与保护的关系进行了深度探讨,共同探索石窟寺保护新途径。

  本次论坛旨在为石窟寺造像保护和交流搭建桥梁,展示中国各地专家学者在石窟寺造像保护领域的研究成果,彰显中国石窟寺保护的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推进石窟寺造像保护研究和管理利用助力。

  杭州自吴越以来,佛教盛行,宝刹林立,享有“东南佛国”的美誉。在西湖的山水间,有众多延续千年的石窟造像,如飞来峰造像、慈云岭造像、烟霞洞造像、圣果寺造像等。

  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陈林看来,这些千年的石窟造像是浙江地区石窟寺造像的精华所在,彰显了杭州“东南佛国”的历史底蕴,支撑了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石窟造像,陈林表示,近年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积极开展石窟造像保护和利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系列保护成果,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

  因此,陈林希望,借本次论坛的契机,与中国各地专家共同探索石窟寺造像保护应对之策,推进中国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共同提升石窟寺保护水平。

  记者了解到,在浙江的文物体系中,石窟寺造像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论坛上,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介绍了浙江省石窟寺造像的年代及概况,肯定了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浙江文物工作者在石窟寺造像领域取得的成就,并分享了浙江省自2020年至2021年开展的“浙江省石窟寺专项调查”项目及项目规划。

  为了更好地推动石窟寺造像保护和利用工作,提升石窟寺保护水平,郑建华希望,参与论坛的专家学者就石窟寺造像保护和利用工作进行充分交流,群策群力,共同开辟石窟寺造像保护的新境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