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孔子学院内的中德人文交流“高峰会”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11-28
柏林11月25日电 (记者 彭大伟)25日,德国多位顶尖汉学家和全德各孔子学院院长齐聚德国最早成立的孔子学院——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内,同中国主管教育和文化的最高官员畅谈对两国人文交流、汉语教育的真知灼见。
  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授托马斯·海贝勒(王海)身兼鲁尔都市孔子学院德方院长。他向当天到访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介绍,鲁尔区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杜伊斯堡又是“一带一路”在欧洲的终点站,而这所孔院除了文化和语言以外,主要任务就包括介绍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与国际关系。
  “我们认为要充分全面地了解中国的情况,必须了解以上几方面的发展。”今年9月鲁尔都市孔院成功承办了第二届“一带一路”中欧合作国际论坛,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和欧洲经济学会主席法布里齐奥·齐立波蒂等150余位中欧政经界人士在此对话中国发展与“一带一路”机遇。
  “孔院真正进入了当地主流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做了大量的工作。”汉学家朗宓榭是埃尔朗根-纽伦堡孔子学院理事。回顾这十年的发展,朗宓榭评价孔院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经济文化界的重要顾问”,以及“社区民众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西方出现对孔子学院的不实指责时,朗宓榭曾公开在报纸上撰文表达对孔院的支持,“因为只有加强交流,才能增进理解,而孔子学院正是沟通和交流的桥梁。”
  不莱梅孔子学院德方院长谢妮建议,应加强德国本土汉语教师和孔院核心教师团队的建设,以利于将汉语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学和高中毕业考试科目。
  汉学家培多德结合自己参加世界汉学大会的体会,建议加强各国汉学家的沟通联系,在欧美国家提升汉学影响力,加强相互联系。
  听罢汉学家们的观点,刘延东表示,通过讲座等形式更好地介绍当代中国,让德国人民了解中国在想什么很有必要。她亦认同孔子学院要派出熟练掌握德语的优秀教师,并加强培养本土汉语教师,“这些建议都很好。”
  在柏林自由大学孔院内,刘延东还观摩了柏林达芬奇中学学生的一堂汉语课。
  “请问香蕉多少钱一斤?”见同学们跟着老师练习数目和量词的使用,刘延东频频点头。
  “学好了中文,今后就能去中国。”她送给同学们一人一本关于中国的图书,勉励大家掌握好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投身两国人文交流。
  走过十年的德国孔子学院,如今正处在新的起点上。今年8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其“政治故乡”施特拉尔松德为德国第17所孔子学院揭牌。这在西方国家领导人中尚属首次。
  “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推动下,德国孔子学院事业不断壮大,构筑了中德两国人民互联互通的‘心灵高铁’。”刘延东说,随着两国人民往来日益频繁,孔子学院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