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27件国家一级文物现身杭州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6-02-17
杭州2月16日电(记者 施佳秀 实习生 张若娴)“西夏的地理位置很独特,刚好把住了丝绸之路起头的那一段,它把(宋朝)通往异域的陆路交通堵塞了,客观上催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浙江省杭州博物馆副馆长余洪峰16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西夏王朝,前期与宋、辽鼎立,后期与南宋、金对峙,共历十主,享国189年。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所灭,文物、典籍等都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曾经的古老王国被掩埋在历史的尘沙之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宁夏、内蒙古等广大地区都有西夏遗址和文物的重要发现,独具魅力的西夏文化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清晰起来。
  鎏金铜牛、石马、彩绘泥塑佛头像、绿琉璃花纹方砖……当日,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发掘的西夏文物精品96件套在杭州博物馆展出,从西夏文字、西夏工艺、西夏佛教、西夏建筑等方面全面展示了西夏——这个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王国所创造的灿烂而独特的文明。
  记者了解到,展品中不乏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从素有“东方金字塔”美誉的西夏王陵出土的鎏金铜牛等国宝级文物和国家一级文物27件。
  展览现场,国宝级文物鎏金铜牛就吸引了许多参展者的目光,该文物出土自素有“东方金字塔”美誉的西夏王陵,系宁夏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高45厘米,重188千克,由于年代久远,铜牛表面斑驳,部分地方鎏金已经脱落。
  “铜牛的珍贵就在于它的体量大、铸造工艺好,并且特别写实,在中原地区都没有这么大的铜铸作品。”杭州博物馆陈列部工作人员阎晶宇现场向中新网记者介绍称,“当时的西夏,国力比较弱,它的铜矿资源是非常匮乏的,甚至连铸钱都不够用,但是墓主人却舍得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铸造这个铜牛,这就说明这个墓主人身份肯定特别尊贵。”
  “现在提倡将博物馆办‘活’,这个‘活’就体现在文物所展现的文化。”余洪峰告诉记者,西夏王朝对应中原王朝的宋时期,通过这个展览,可以让江南人民了解西夏和宋之间的文化交流,不仅如此,西夏的疆域正好是丝绸之路东段区域,从“一带一路”的角度去回顾这段历史,对中国发展极其有意义。
  “西夏的地理位置很独特,刚好把住了丝绸之路起头的那一段,它把(宋朝)通往异域的陆路交通堵塞了,客观上催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余洪峰说,“通过了解西夏(文化),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一带一路’的背景以及现当代发展‘一带一路’的意义。”
  据悉,此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4月20日,地点为杭州博物馆南馆2楼机动展厅。(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