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邹操个展“云山决”用新语境诠释传统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5-06-08]
北京6月6日(记者应妮)“云山决——邹操艺术作品展”6日在今日美术馆开幕。艺术家的一批装置、影像与观念作品令人回味,一个“诀”字体现了艺术家的创作智慧,诠释了他对传统和当代的独特理解。
在过去十年的创作中,当代艺术家邹操通过以“指纹”作为符号语言,在当代绘画领域做了诸多的尝试,建立起一个独特而丰富的“指纹”作品体系,形成了自己的个人风格。但是,邹操近年的作品不再限囿于绘画,而是按照自己的个人创作轨迹不断予以推进,创作了一批装置、影像与观念作品。这些作品尽管在形态媒材上有所不同,但其内在观念仍在于强调“新语境”之下的“后传统”,即以新的方法论意识,致力于传统视觉与文化资源的转换与转译。
策展人何桂彦认为,对于邹操而言,视觉的平面化、图像的符号化、审美的波普化,一方面在于立足传统与当下、中国与西方所形成的参照系,借助于语言的解构与重组,力图完成语言的个人化转译。另一方面,将符码化的传统绘画符号置于消费社会的语境,也是对当下过度地、表层化地对传统文化的消费的反思。
如展览中的《山水自去来》结合了观念与过程艺术的表达方式,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山”、“水”与绘画的关联。创作之初,邹操将墨汁冰冻起来,在造型上使其像一个小的冰山。然后,将若干的宣纸平铺在一个有镜面的展台上。接着,艺术家将水墨冰山置于宣纸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冰墨逐渐融化,沿着表层的宣纸,逐渐向下渗透,一层又一层,慢慢形成了一幅倒影的山水图像。而下方的镜面则将倒置的山水反射成一幅正面的山水之作。
另一件予记者深刻印象的作品是《小心触摸》。艺术家以白色骨质瓷片拟照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制作成山水的装置作品,将瓷器与山水画艺术进行了形制上的融合,同时又将碎瓷片铺在地上,使观众的每一次行走都伴随着小心和紧张的心理状态。最终走近作品时,豁然发现这些组建山水景观的瓷片是如此锋利,一旦触摸,很可能手破血流——让人感慨于这诗意景观背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隐喻。而对待传统文脉资源,难道不应如此?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22日。(完)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