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清代万松书院考卷在杭州面世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4-04
  本报杭州讯 距今160多年前的清代万松书院的考卷是什么样子?笔者今天有幸在杭州市园文局凤凰山管理处一睹其“芳容”。
  这份一米多长的考卷纸张很薄,因年代久远,考卷已泛黄。考卷上的毛笔字十分工整漂亮,近千字的文章无一涂改之处。考卷的扉页上盖有“敷文书院监院钤记”的印章,并印有“敷文书院”、“肄业”、“生员”、“特等第卅一名”等字样。考卷的作者是万松书院(当时名为“敷文书院”)一名优秀的学生———萧山人来金鉴。查阅萧山《来氏族谱》可知,来金鉴为“道光甲辰(1844年)经魁(清代科举以五经取士,每经均取第一名为‘经魁’)”。来金鉴做这张考卷时只有十五六岁,但他在卷中“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一文,阐述了自己的道德观,论述深邃精当,且带有浓厚的儒学色彩。由此可见,作为当时浙江最高学府的万松书院,教学水平之高的确名不虚传。
  这份古老的考卷是杭州市的收藏爱好者丁云川老人今天刚捐赠给凤凰山管理处的,他同时还捐赠了《来氏族谱》。丁云川去年曾向凤凰山管理处捐赠了线装古书《敷文书院志略》。他还打算在近期将抗战时期程氵育编的《于肃公(即于谦)传》一书和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必携》分别捐献给于谦祠和杭州历史博物馆。
  正在重建的万松书院将于今年10月1日建成开放,届时,这份古老的考卷以及其他相关物品将被陈列展出。记者 李建 通讯员 俞宸亭 浙江日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