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红山文化藏品巡回展亮相沈阳 展出21种鸟形玉器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5-14
5月12日,“东夷文明隐于玉中——红山文化藏品巡回展”在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的美术馆连续展出三天。展品包括来自文博收藏单位、民间收藏家和海外收藏家的220余件藏品。其中,图腾玉器和远古乐器均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看点一 21种鸟形玉器

  图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集中出现在红山文化晚期,有它独特的文化内涵。根据史料记载,少昊鸟夷部落是由24支鸟夷氏族组成,这24支鸟夷取氏族有24种鸟图腾。目前,已经找到21种鸟形玉器,与少昊鸟夷部24种鸟图腾非常接近。这次红山文化藏品巡回展中这21种鸟形玉器会集中亮相,这对沈阳人来说,无疑是件非常幸运的事儿。文博收藏单位收藏的鸟形玉器有6种造型,海外收藏家的藏品有7种造型。民间收藏家的藏品有8种造型,这些藏品均有红山文化时期玉器的风格和特点。

  看点二 远古乐器的发现

  远古乐器是此次展览的一大看点。展品有单孔陶埙,骨笛、夏家店上层文化陶鼓、红山文化陶鼓和哈喇海陶鼓。单孔陶埙高5.4厘米、腹径5.9厘米,口径1.4厘米,形状似梨,只有一个吹孔,无指孔,1993年,收藏家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哈喇海村征集而得。红山文化时期的陶鼓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此次展出的夏家店上层文化陶鼓泥质灰陶,表面压光,粗腰筒形。陶鼓腹部有压印的太阳纹五组,压印的三角形纹三道。两端的弦纹有利于鼓皮的坚固和捆扎。这些远古乐器展品当中还能看出一些现代乐器的影子。

  看点三 研讨会专家观点

  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举办“玉文化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将就红山文化鸟形玉器研究、阴阳文化的起源、远古乐器的发现、收集、归类、整理和文字符号的发现、收集、归类、整理等课题进行研讨。并提出东夷民族为东方善用大弓的民族、东北地区为东夷故地、红山文化图腾玉器印证两夷部落的存在和牛河梁遗址女神庙等4个红山文化为东夷文明的独立存在的证据。有专家称,4个证据联成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是个优秀的学术观点。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