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全国展讯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出 不褪色美艳无比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4-04-14



近日,上海百岁老人、原宋庆龄主办的《法文报》秘书,上世纪30年代杭州名媛嵇元红女士,在张大千结束敦煌之旅70周年之际,向亲朋好友来宾们展现了一张她珍藏将近70年的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巨作,在场所有人无不为之惊叹。历尽大半个世纪,张大千的敦煌壁画临摹作品毫不褪色,美艳无比,令人震撼!

  这幅敦煌壁画临摹画是张大千在1942年-1943年期间,在敦煌莫高窟172窟南壁现场临摹的盛唐《观无量寿经变》敦煌壁画,也是张大千所有276幅临摹画中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巨作。

  该画由三幅纸质临摹壁画相拼而成,保存基本完好。该画四周有深蓝色布条裱边,总尺寸约为长290厘米,宽260厘米。三幅画背面注有铅笔字,分别是“唐290洞 西方净土变(左)、(中)、(右)”字样。

  该画和成都四川博物院二楼大风堂张大千艺术馆大堂正中央的一幅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尺幅相同,场景和人物排列无异,而该画标明的是张大千临摹的莫高窟盛唐172窟的敦煌壁画《观无量寿经变》。经查阅莫高窟壁画的四种编号对照表,发现这两幅临摹壁画所注明的莫高窟洞窟名称实际上是同一幅敦煌壁画,“290洞”是张大千对莫高窟该壁画的编号,而川博院所标注的是敦煌研究院的编号。

  张大千的这幅壁画画面十分复杂,人物将近120个,且排列紧凑,是张大千耗费巨大精力和财力完成的精品之作。《观无量寿经变》描绘和营构的是佛国世界歌舞升平的西方极乐世界的各种景象。画面中可见碧波荡漾的七宝池,曲栏横槛环绕的台榭,十多名乐师两侧席地而坐演奏鼓乐,两名舞伎挥带对舞,各种吉祥禽鸟应节而舞,引颈长鸣。大佛端坐,诸菩萨环侍在侧,安详听佛,金碧辉煌的殿宇翱翔着散花的飞天,画面极富丽,尽精微,在整体和谐统一的形式下,把每一局部刻画得栩栩如生。绿水中的鸳鸯嬉戏,化身童子浮游水中,充满浪漫和趣味,其精美的程度可超越张大千任何一幅其他敦煌壁画临摹画。

  张大千当年在敦煌期间曾经和四位青海喇嘛画僧共同完成了大量临摹画,这幅《观无量寿经变》即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临摹画,除了精细过硬的“铁线描”线描功夫得到充分体现,而且,所用颜料全部是天然矿物颜料,永不褪色。该画是张大千率领其助手采用了他所提倡的“复原临摹法”绘制的最经典的原大临摹作品之一,用色方面吸取了藏传佛教绘画特色,色调另有效果,形成了新颖的视觉,是国画大师张大千一生遗作中具有特点的原作及遗存下来的难得珍品之一。

  张大千从敦煌石窟壁画上勾描的透明纸临摹底稿可以拓画成多张粉本,经上色后形成多个摹本,成都四川博物院院藏版本是绢本的整幅巨画,是大师基于厚望的这幅临摹画的备份,很多细节在线描稿上作了局部细腻的调整,但是迫于时间紧迫,这一版本没来得及完成,整幅画作仅上了底色,人物没有开脸,没来得及勾描手脚,渲染,甚至很多乐器部分连底色也没有来得及上,仅仅作了留白处理,十分遗憾。不过,对于研究张大千临摹手法和研究临作程序,确实是最好的教材,也是大师为子孙后代留下的极其宝贵的艺术财富。

  关于嵇元红女士所珍藏的张大千《观无量寿经变》临摹巨作的背后的故事和所有相关的详细资料已经全部汇集成新书——《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最新诠释》,并且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于2013年12月出版。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