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出土一批战国汉代瓦当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2-03-21]
新华网呼和浩特电(记者柴海亮)不久前,内蒙古自治区的考古人员在对一个古城遗址进行发掘时,出土了60多件战国——汉代的瓦当,并且这些瓦当种类丰富、保存完整,有些种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这一古城位于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土城子乡土城子村。据考证,战国晚期,这里已有农业聚落,西汉初年兴筑城市,名曰成乐城。后有鲜卑拓跋珪在此作过都城,名为“盛乐”。至元朝末期,古城终被完全废弃。
据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李强介绍,这些瓦当出自古城的西北,值得一提的是这批瓦当不仅保存较为完整,而且种类十分丰富,有云纹、树纹、文字和动物纹的等等。其中有一瓦当,盘面中间为树纹,树上有一对飞燕,树下有一对羊,树的两侧还有一对猴子。这个所的考古专家魏坚考证说,这一构图的瓦当在内蒙古尚属首次发现,在国内也少有所闻。他指出,图案中的猴,大概有封侯之意。
此外,据李强介绍,这批瓦当中还有鹿纹、变形五角星的瓦当,它们在国内也都十分罕见。
据考古专家介绍,瓦当是我国古代城市的一个标型器,只有诸如宫殿、寺庙等大型建筑才用瓦当,它可反映其所处时代的建筑工艺水平,艺术审美情趣和经济发展状况,等等。为此,考古专家认为,这批瓦当的出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国至汉代,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已有较高水平的手工业和建筑业,并且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