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收藏投资

风险因素难把控 艺术品信托遇冷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3-08-06
  曾经受到业界高度关注的艺术品信托今年遇冷,上半年发行数量还不足去年上半年一半。业内人士表示,之所以陷入低谷,一是因为艺术品专业性和不确定性强,风险不好把控;二是艺术品拍卖不如前两年火爆,所以市场热度降低。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只有不到10款艺术品信托产品发行,而2012年上半年共有24款艺术品信托发行。在2011年,艺术品信托产品达到45款,发行总额达到55.01亿元,较2010年出现数倍增长。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由于艺术品价格普遍下跌,相关投资产品淡出市场。”北京一家信托公司项目经理徐先生表示,“去年上半年还有不少感兴趣的客户咨询,到了下半年就渐渐消失,今年上半年基本无人问津。”

  对于艺术品信托由绚烂归于平淡的原因,徐先生认为,一是因为专业性和不确定性强,评估、鉴定、保管、担保等一系列问题都有不确定性,因此风险不好把控;二是艺术品拍卖不如前两年火爆,所以市场热度降低,“另外,去年几款产品出现丑闻,大家就更不敢轻易投资。”

  部分艺术品信托的欺诈事件搅坏了艺术品信托市场的声誉。“雅盈堂事件用艺术品投资作马甲,偷梁换柱,借道融资,把信托资金投向其他领域,获取高收益。”普益财富研究员范杰介绍,雅盈堂融资的实际用途为房地产项目及民间高利贷还款,其利用艺术品融资的“国投飞龙9号”支付给投资者的收益不过8%至8.5%,加上其他费用,整个项目的融资费率不超过15%,而2011年房地产信托的融资成本一般在20%以上。

  范杰表示,因为投资者无法知道信托资金最终投向,无法获知项目的具体情况,当然也就无法判断产品风险。真实的投向可能是工商企业流动资金,也可能是房地产项目,甚至是高风险的民间借贷。

  用益信托工作室研究员颜玉霞指出,成熟的艺术品收藏投资应是中长期投资,但国内艺术品市场起步较晚,发展还不成熟,艺术品市场存在投机成分,从建仓到出仓,期间可能通过一次春拍或秋拍即可实现,期限不长,这也是目前艺术品信托运行的主要模式。

  徐先生建议投资者,相对于其他信托产品,艺术品投资期限相对较长,且流动性低,同时交易价格缺乏透明度,因此投资者一定不能忽视风险。“投资者要仔细阅读信托合同中关于所投资艺术品的范围、作者及相关作品的拍卖情况。”此外,投资顾问在艺术品信托中的作用非常关键。“知名机构靠谱点,那种名不见经传的要多做分析。”

  从行业健康发展的角度,范杰认为,艺术品信托产品需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操作思路和圈钱思维,真正选好藏品、选好投资顾问,并在此基础上,将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贯穿到产品运作中,为投资者赚取丰厚回报。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