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将更新调整展品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3-03-24]
博物馆的展品陈列作为一门艺术,多年来备受文博界所关注,我省诸多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倾心于设计营造最好的文物展品陈列奉献给观众。但时代在发展,原有的陈列设计理念、手段需要更新。特别是在全国
博物馆精品陈列已评出第四届的今年,而我省至今尚未参与其中的情况来看,更新调整原有陈列展览已是势在必行,而作为我省唯一的综合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更是迫在眉睫。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陕西古代史》是该馆从1991年开始时举办的。展出文物两千多件组,展现了从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到1840年的陕西历史,展览十年一贯制,原有的展板、展具已十分陈旧,最新科技手段如声、光、电等的应用基本属于空白,与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馆等一大批兄弟省市新建馆相比显得十分落后,与陕西文物大省的地位不符,为了改变这一落后局面,陕西历史博物馆已决定对基本陈列进行改造,并派有关人员赴国内外一些博物馆进行考察学习。目前,该馆对基本陈列更新调整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对照今年代表目前我国博物馆陈列较高水平的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来看,社会历史类陈列的大胆革新是淡化通史模式,打破沿袭多年的以历史发展纵线一线到底,全面铺开的旧格局,代之以点带线,以块带面,突出重点的新模式,这对陕西历史博物馆不失为很好的借鉴。目前,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陕西古代史陈列大纲》基本敲定,调整后的陈列在内容上充分发挥我省历史悠久、系列完整以及文物量多、种类全、等级高的特点,反映出陕西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史实,重点表现周、秦、汉、唐四个鼎盛时期的灿烂历史文化。周代的历史纪年和一些有明确周王纪年的青铜器文物标牌,都将采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最新成果。陈列中的说明文字,改变过去生硬、呆板、教条的情况,力求简洁、明快,富有文采和可读性。一些唐代文物可增添唐诗版面,使文物和唐诗相辉映,提高陈列的文化含量。对陕西名闻天下的帝王陵,准备在展墙上布置大型灯箱照片,使观众在观赏文物的同时,能了解帝王陵的历史地理风貌。
在形式设计方面做到整体气势宏伟,细部精益求精。展柜重新制作,解决有些部位采光不足的问题。运用高新科技手段,以现代化水平展示文物内涵。陕西历史博物馆计划采用多媒体技术,在每个历史分段部分设置一台大型触摸屏式显示器,分别展示各段历史沿革、帝王世系、各代陕西地图、重大历史事件、人物、重点文物鉴赏等;该馆还准备把史前陶埙、西周柞钟音乐录制下来,观众敲击屏幕上陶埙、柞钟图片,就可听到古乐之声,增加观众欣赏兴趣;建立放映厅,向观众播放陕西重大考古发现的场景,使观众在博物馆从视觉、听觉中感受、了解历史,更加热爱博物馆。
陕西日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