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秦陵发现未经火焚的陪葬坑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3-09-03
新华网西安电 (记者冯国) 屡有惊人发现的秦始皇帝陵,在考古工作者努力下又一地处封土西南角的陪葬坑近日“浮出地面”。

  这座去年7月勘探出的陪葬坑位于帝陵封土南侧西端,北距地宫外圹约10米,距现封土南断崖约40米处。此陪葬坑东西全长48.2米,最宽处12米,总面积达410平方米,而坑内面积则达144平方米。其平面呈“中”字型,西端有一条斜坡道,主室由前室、后室和厢房三部分组成。前室与后室之间南北错开,中间以一比较狭窄的甬道相连,而厢房则位于前室的南侧。

  据介绍,该坑室两侧是夯土和生土二层台,在夯土二层台上和过洞、厢房内发现有朽木遗迹,证明该坑与其陪葬坑一样属土木结构。由于该坑没有发现火焚现象,当属自然塌陷,故这一陪葬坑应是秦始皇帝陵考古以来唯一一座未经火焚的陪葬坑。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排高一米七八的陶质俑俯卧在前室通往后室的路上,而前室右侧的厢房里有一些古代“伞”形遗留物(古代高级别的车一般都配有伞),并伴有一口如农村水缸一般大小的陶缶。在前室向后室内眺望,只见一些动物骨骼充斥其间。

  “这些骨骼是马的,大约有20匹,不知是何种马,目前我们已清理了9匹。”考古专家段清波说:“根据这些陶俑的衣冠等判断,它们是文职官员。经初步修复,其中8件陶俑恭身而立,右腋下各有一用以乔削竹简或木牍的陶削与长方形袋囊,而其左臂与腰紧连处则有各一圆孔,当为放置简牍之用。此外,四件象征权威与礼仪的铜钺,则进一步表明‘此坑’当是秦朝一官府机构。”

  段说:“由于‘此坑’距离封土很近,我们判断它应该是秦朝的一个高级官府机构,即‘三公九卿’之一。据考证,‘三公九卿’中只有四个机构中使用铜钺,其中三个为军事机构(不可能全用文官),而既用铜钺又使用文官的机构则是掌管国家监狱与司法事务的--廷尉。”

  此外,对于陪葬坑的性质,有的专家还认为是“马厩坑”。对此,一位资深考古专家也有些无奈:“由于出土文物太少,又没有其它旁证,目前尚不足以确定该陪葬坑的全部内涵和性质。”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