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各地鉴宝

深企钟情北朝石刻收藏 收藏心态不好迟早被"杀"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1-05-22
  8月18日,深圳博物馆(新馆),北京和深圳本地的古文物专家为深圳市民免费鉴定文物。

昨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的上午,深圳博物馆老馆举行了《永远的北朝——石刻艺术展》的揭幕仪式,广东省和深圳市的专家学者、收藏家以及企业界人士济济一堂,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亚太地区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张柏先生一行亲临深圳,为展览作了剪彩。

此展览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展品既不是公有制博物馆的馆藏,也不出自私人收藏家之手,而是深圳一家民营企业在文化上的多年积累。更难能可贵的是,其所展出的一些文物在海内外公私收藏中存量甚少,“物以稀为贵”,其文物价值、经济价值的高下不言自明。

“四角眼”的石兽

展出的文物来自深圳金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引领记者观赏一对神兽——这对东西大小基本一样,翘首张口,獠牙交错,表情威武严肃,胸部圆浑挺阔,饰以卷云状鬃发,前肢粗壮雄健,两爪锋利,刀法流畅简练,属北朝时期颇具代表性的作品。非常难得的是,它们成对地遗留至今,形体完整,较为罕见。公司负责人提醒记者观赏这对神兽的眼睛,兽头之上,怒目当然是圆睁的,而眼眶居然是四角的。

三角眼倒不怎么难找,而“四角眼”则稀罕了,怎么回事?深博研究佛教造像的黄阳兴博士说,“北朝时期佛教造像中的力士、金刚、神兽的眼睛,有不少是四角的,隔壁的展厅正在展出《法相庄严——山西博物院藏佛教造像珍品展》(4月29日开展,8月29日撤展)中,有一件北朝时期的‘力士头像’,它的眼睛就是四角的,可以佐证这里神兽的四角眼并不孤单。有学者认为,眼睛四角,是因为这些猛士或猛兽匡扶正义、驱邪除恶,愤怒之时,眼珠暴突,几乎撑裂眼眶,眼眶裂开当然就成了四角,当时的石刻艺术家就以四角眼塑造猛士或猛兽。”

石棺床的回流

北朝的佛教造像艺术为什么得以发达?黄阳兴说,北朝(公元386~581年)是中国历史上与南朝(宋、齐、梁、陈)同时代的北方鲜卑政权的总称,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五个王朝。拓跋鲜卑入主中原,结束了北方“五胡十六国”近一百五十年的混战局面,民族融合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社会政治经历了重大变革,在艺术上承袭秦汉魏晋的优秀传统,广泛吸取随丝绸之路传来的印度佛教和中亚文化元素,在雕塑、建筑、绘画、音乐、舞蹈、书法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直接开启了隋唐艺术的鼎盛与辉煌。石刻是北朝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如佛教石窟造像、神兽石雕以及石刻书法与线画都具有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和震撼力。

黄阳兴说,对于这种古老的石刻艺术,深圳金石资产管理公司很早就情有独钟,他们最初是把文物收藏注入到自己的企业文化里面,多年前便开始大量购入北朝佛教造像方面的文物,特别是最近,他们在香港投入巨资、一次性地、抢救性地回流了几件雕刻瑞兽珍禽的石床,已经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环顾当今,国内外公私博物馆所藏这类石床,也就十余件,金石公司就拥有了数件,可见这次回流行动的力度和意义。

因为回流,一定意义上催生了深博的这次展览。展览包括北朝石刻雕塑、佛教造像、石棺床等共22件(组),南朝辟邪1件,北魏石棺床栏板拓本1套,另有十六国至隋时期铜佛像6件,核心是展现北朝石刻艺术成就,特别是几件雕刻瑞兽珍禽的石床是北朝墓葬艺术的代表性文物。从这些石刻文物中可以看出,北朝艺术既吸收和包容了外来文明,又继承和创新了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

深圳博物馆馆长叶杨说“深圳积极探索鼓励和扶持民间收藏活动,根据‘民间拥有、市民共享、政府支持、各界辅助’的指导原则,动员民间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使之成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此次深圳博物馆联合深圳金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举办‘永远的北朝——石刻艺术珍品展’的宗旨就在于此。”

庆祝第35个“国际博物馆日”

四项非遗绝技夺眼球

5月18日是第35个“国际博物馆日”。昨天下午,深圳博物馆、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围绕着今年“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其中,四位“非遗”传人展示的技艺绝活格外引人注目。

“国际博物馆日”是国际博物馆协会于1977年5月28日在第十二次全体会议上通过并设立的,时间定为每年的5月18日。旨在提高公众对博物馆在推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角色的认识,以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活动主题为“博物馆与记忆”。当天下午三点,深圳博物馆新馆大厅聚集了大批前来参与的市民。4名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表演和教授制风车、捏面人、糖画、剪影等多项技艺,观众纷纷动手参与体验,现场一片欢声笑语。活动还设置了“互动奖励”环节,每个项目有30名幸运观众当场免费获赠艺人现场制作的精美工艺品。

据悉,为鼓励更多观众参与博物馆互动,今年深圳博物馆将开展“2011国际博物馆日的记忆”活动。从5月19日起,深圳博物馆网站将开辟专栏,观众可以上传自己参与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照片、经历和感受。(记者聂灿)

六文物专家为市民鉴定文物

心态不好迟早要被“杀”

昨日上午10时,深圳博物馆新馆一楼大厅讲台上,端坐着来自广东省文物鉴定站、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深圳博物馆的6名文物鉴定专家,他们要为台下应约前来的数百位市民鉴定文物,人们将用这种方式度过“国际博物馆日”。

“杀倒一大片”

讲台上,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接过一位藏家递过来的绿色瓷盘子,信口说了一句“杀倒一大片”。这是何意?

任志录告诉藏家和记者,“这件有蝙蝠的粉彩绿盘子是假的,假就假在它的臆造,毫无根据地造假。记得十五六年前,这种臆造的东西刚一上市,就杀倒了好大一片人,普通文物爱好者杀倒就杀倒了,甚至一些著名的学者和鉴定大家也被杀倒了。杀倒过一大片人的东西,今天又出来了,所以我这样说。”

“杀倒一大片”的致命赝品,也许不仅仅是那件绿盘子,各有其绝杀之器,例如短短的两个小时的鉴定会里,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出现了3幅、印刷版的唐伯虎山水画出现过2幅、印刷版的清代圣旨出现过2轴;仿冒珍稀版别的“袁大头”就有数十枚,专家评价说,这堆东西,如果是真品,保守估价就有数千万。杀倒一大片的,不一定是某件赝品,其实是人们心里的那个魔鬼——浮躁、功利、一夜暴富的心态。专家们认为,若继续用这种心态搞收藏,“被人杀掉”那基本上是时间早晚的事情。

“花了三五万”

也不能一概而论地认为收藏者都买了假货,也有水平不错的收藏者。市民黄先生拿出了大件的西汉时期错金青铜壶,又有青铜剑、矛、戈,品相都相当好,专家将这些器物全定为真品。记者与黄先生交谈中,试图了解他是花多少钱从市场淘来的,出于个人私密,他没有说准确的数字,只说“花了三五万”,对于这个数字,专家认为他眼力不错,大赚了。

市民胡先生带来了几件陶器,都是浅黄色的,带些釉子,被专家定为多角罐、谷仓罐、皈依瓶,是人的坟墓被迁葬时,入殓遗骨的器具。胡先生问这类东西市场价值怎样?专家说这类东西因为存世量太大,古代不算精品,现在依然不看作精品,所以市场价值普遍不好,一件顶多数百元而已。

一件青铜小鸟,在深圳收藏协会会长杨传耕手里把玩了许久,经过认真鉴定,他认为这件东西不错,属于战国时期的,应该是大型青铜器上的一个附件。藏主陈先生,老家在四川的万州,十几年前在当地的一个废品收购站,花了十几元买到了这件青铜小鸟。小鸟是附在什么青铜器上,给了陈先生无尽的遐想。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