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冠东:续当代国际主义的研究八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11-22]
科学发展的这种”中心转移”和”多文化,多语言”现象,是一种特殊的形态,自有它内在的逻辑.它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下,历时多年才形成的,一种文化的载体经历了复杂的地理环境,多民族文化和文明的广大地区,才决定了它的文明结构,形成特定的问题意识和思维模式,相当彻底地推翻了其前的传统,才由此开创出崭新的传统.由于它的游牧和跨越,从来未曾统一于单一的政权, 不在”体制”的套子里,因此,它是宽泛的国际主义.
另外是宗教对它的影响:由于信仰的认真,坚定,超乎想象,好像是窥见上帝生化创造之功,西方古人对于学术,尤其是数学从来是把发现当着是绝顶的秘密,凝神竭智全力以赴.正因为像毕达哥拉斯和牛顿,具有无比强烈之宗教意识与响往.精神之高度与长时间集中对常人来说是极不易的事,但在宗教热诚的驱动下,则很自然.
具有强烈信仰的人具有坚韧不挠,百折不回的禀赋.
信仰与科学需要开放的心态,两方面相通而相应.这是我辈需要汲取的!
中国的情形是怎么的呢?
中国没有发展出西方那样的科学传统,
中国古代科学至终没有获得现代突破!
这些都牵涉中西文明的全面比较,我另有文章谈这方面的问题.
七零后,八零后的后生们,抓紧学习吧!要学的东西太多,现在已经不是吴冠中那个时代,也不是政治波普盛行的时期, 所以要重新从头学起.光是希腊哲学到伊斯兰___波斯高等文化体系的移植,抽象思维如何动用代数,如何产生加速度-------等等-------很多,慢慢道来---------
现代科学革命是由古希腊数理科学传统的复兴所触发.而且,公元前五至四世纪间,新普罗米修斯革命是西方与中国科学的分水岭,公元前三世纪亚历山大数理科学已经决定性地将西方与中国科学分别开来.也就是说:早在毕达哥拉斯_____柏拉图的数学与哲学传统形成之际就已经决定.也亦是说:中国没有发展出以了解数目性质或空间关系本身为目的的,以严格证明为特征的纯数学.对自然的探究没有将数学与这种探究结合起来.而我们搞当代艺术的,尤其是笫三空间-------抽象艺术就需要这种东西.(待续)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