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观察

广州布雕剪纸传承西关风情 受外国人青睐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10-09-09
广州9月8日电(刘烨) “西关小姐”、“西关大屋”、“凉茶铺”、“公鸡榄”……曾经的西关文化随着城市的发展渐褪华衣,引得广州人叹息。如今在上下九步行街,一家剪艺馆重拾起旧日的西关文化,将老广州的记忆以“布雕剪纸”、“玻璃屏风”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引得路人驻足观望,国外友人亦盛赞感叹。


  上九路的这家剪艺馆面积不大,屋内一面墙上挂满了装裱着红色布雕剪纸的装饰画,传统味十足。“这些沿袭的是剪纸艺术,但用的材料是绸缎”店里工作人员王小姐(她不愿意告知自己的名字)说,这样可以使布雕剪纸保存得更久。笔者看到,布雕的图案不仅有传统的“福”和“喜”字,广州的特色骑楼等古建筑以及“越秀新晖”、“天河飘绢”等羊城八景也收录其中,“小蛮腰”等地标式建筑也跃然“纸”上。

  这些广州建筑在精湛的布雕艺术下活灵活现,尽显羊城风情,不仅深得国内游客喜欢,也深得外国友人盛赞。“店里经常有很多外国人光顾,像一些马来西亚人,特别喜欢布雕挂画。”王小姐告诉记者,很多外国友人十分喜欢中国红,偏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然而在店里的另一位工作人员、“老广州”陈叔看来,店里的镇店之宝应该是呈现西关文化的精致屏风。这些屏风多为三扇或四扇,高二十厘米左右,屏风由玻璃镶嵌,周边为木雕花边,“西关小姐”、“大屋风情”、“趟栊情趣”、“凉茶铺”、“公鸡榄”、“落雨大”等昔日生活的点滴都以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出来,西关风情弥漫。“画上画的都是西关的生活,你看看多真实,多有味道,但现在都少见了。”陈叔言语中略带惋惜。而王小姐一边抚摸着这些屏风一边说:“其实有很多方式可以保存这种文化”。

  广州也在为传承西关文化努力着。如今,保留着骑楼风貌的上下九步行街已经拆除帷幔,重现光彩的灰塑、“满洲窗”正等待各地游客前来观赏。

  如今离亚运会越来越近了,剪艺馆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期望以特色的工艺吸引各地游客。“我希望外地人来广州看亚运,不仅看到繁华的珠江新城,吃到广州的传统美食,也能带走对老广州的美好回忆。”王小姐说。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