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资讯

大腕献策甘肃戏剧:未来多攫取丝绸之路和敦煌文化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9-11-12
(记者 朱世强 刘薛梅)今天下午,“甘肃省加快戏剧大省建设论坛”在兰州落幕。此次汇聚众多戏剧精英的论坛,深讨了历史文化深厚的甘肃,建立戏剧大省的创作方向及定位。众精英认为,丝绸之路和敦煌文化是甘肃戏剧未来多攫取的资源。

  甘肃省艺术研究所所长顾善忠介绍说,甘肃有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和民间戏剧资源,相继出现了包括本地戏剧品种在内的20多个不同的剧种,这些都为甘肃省戏剧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原中国剧协书记处书记齐致翔说,甘肃戏剧应坚持“以敦煌为源流,以丝路为背景,以多民族为色彩”,形成甘肃特有的艺术风格,照此继续抓下去,获取更多更优的回报是必然的。

  原《中国戏剧》杂志社社长、戏剧评论家姜志涛认为,甘肃戏剧事业未来的发展,在创作上一定要咬住“丝绸之路”、“敦煌莫高窟”不放松,甘肃要培养出一批满足戏剧大省艺术生产需求的人才。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贺燕云针对甘肃的历史文化献策道,要在开掘甘肃文化的独特性上下功夫,重视历史文化资源,只有抓住特色才会有生命力,丢弃了特色就等于放弃了优势。这些年来甘肃成功的戏剧,都是真正占据和发挥了甘肃优势的戏剧作品。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话剧《在康布尔草原上》、歌剧《向阳川》等剧目影响全国。改革开放后,舞剧《丝路花雨》、话剧《西安事变》、京剧《南天柱》轰动全国,引领了全国剧团排演《丝路花雨》、《西安事变》的热潮,“飞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新世纪,舞剧《大梦敦煌》等剧目更是风靡海内外,《大梦敦煌》六百多场演出,足迹遍布世界多个国家。(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