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现108块明清功德碑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3-15]
一处明清时期的功德碑林近日在四川省长宁县老翁镇被发现。碑林共有功德碑108块,记载了当时群众集资修建有「川南第二鬼城」之称的长宁「罗赶庙」的情况。
据新华社成都3月9日电,长宁县文管所所长李明介绍说,碑林中的每块石碑高1.5米,宽1米,石碑雕刻工艺精湛,碑身顶部雕有「二龙戏珠」「百花争艳」等图案,花鸟虫鱼、人物都雕刻得栩栩如生,石碑下部的文字刚劲有力,清晰可见。
李明说,文字详细记载了长宁县各地群众修建「罗赶庙」的情况。从碑文的记载看,碑林中最早的石碑雕刻年代在明朝崇祯年间﹔从记载内容看,除了当地群众参加修建的情况,也有当时的皇亲国戚参与的情况。
据《长宁县志》记载,有「川南第二鬼城」之称的「罗赶庙」,明清时占地16亩,有房屋102间,耗时10多年修成,花费白银10多万两。「罗赶庙」在「文革」期间被毁。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