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深圳咸头岭遗址发现距今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遗存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7-01-29
咸头岭遗址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鹏街道办咸头岭村,是坐落在大鹏湾畔二、三级沙堤上的沙丘遗址。该遗址1985、1989、1997和2004年进行过发掘,发掘面积近1745平方米。今年2—4月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在遗址西北部进行了第5次发掘,共布探方18个,发掘面积555平方米。
在近2次对咸头岭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借鉴以往发掘沙丘遗址的经验,针对塌方的问题不断尝试,形成了铺板、留边、切边、喷水、划线、配胶、喷胶和补洞等一套沙丘遗址的发掘技术程序,比较好地解决了固沙难题,使发掘的地层清晰、遗物和遗迹的归属层位清楚,收到了良好的发掘效果。
第5次发掘的遗存主要包含新石器和商时期的,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掘最为重要。新石器时期的遗迹主要有灶以及大面积的红烧土面等;陶器有夹砂陶和泥质陶,泥质陶中有大量的白陶、彩陶和少量的磨光黑陶,器类有罐、杯、盘、豆、缽、釜等;石器有锛、拍、砧、石饼、砺石等。商时期的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器类主要有罐、釜、尊等;石器有锛、镞、砺石等。
根据清晰的地层叠压关系和各层陶器的特征及形式变化特点,可以把此次咸头岭遗址发掘出土的新石器遗物分为4个阶段。
Ⅰ段:夹砂陶所饰的绳纹都很细,有的甚至可以称为线纹;夹砂陶釜的口沿均为卷沿;泥质彩陶为浅黄色胎,器表所饰的彩色纹饰以红褐色条带纹为主要特征,有的器物压印纹中有填彩;见少量磨光黑陶;泥质弧腹圈足杯的口部为大敞口,彩陶壶的领部高而直;泥质圈足器的圈足或口沿部多饰很细的曲线划纹,镂孔多比较小;圈足盘、豆的盘腹部多比较深,圈足外斜;白陶较常见,多饰复杂的压印纹。
Ⅱ段:夹砂陶饰细绳纹;夹砂陶釜的口沿为卷沿;泥质彩陶为浅黄色胎,器表上的红褐彩纹饰除了条带纹外,由曲线构成的纹饰很多,还见连续的点状纹;有少量磨光黑陶;泥质圈足器上的镂空多比较大;圈足盘、豆的盘部变浅;泥质弧腹圈足杯的口部为小敞口,彩陶壶的领部较低而外斜;白陶常见,多饰复杂的压印纹。
Ⅲ段:夹砂陶的纹饰多为粗绳纹;夹砂陶釜的口沿大多为折沿,也有少量盘口;泥质彩陶主要为浅红色胎,器表饰有比较潦草的红色条带纹和曲线纹;泥质圈足器上的镂空均很小,且圈足上多有划纹;圈足盘的圈足多比较大而直;白陶较少,多为素面,少量有简单的压印纹。
Ⅳ:夹砂陶的纹饰多为粗绳纹,有的口沿部还见贝划纹、压印纹和戳印纹;夹砂陶釜的口沿为折沿;少见彩陶,除见泥质浅红胎上饰有红彩外,也见夹砂陶上饰红彩;白陶鲜见。
商时期的夹砂陶多饰粗绳纹,少量饰菱格纹;夹砂陶釜的口沿多为折沿,也见盘口的;泥质陶多为灰色,也有浅黄色的,饰有雷纹、菱格纹、曲折纹、重圈纹和方格纹等。这些出土物的特征与环珠江口地区一些年代确定的商时期遗址的出土物特征一致。
咸头岭遗址新石器时代第Ⅰ段的年代上限,14C测定距今近7000年(经树轮校正);第Ⅱ段的年代,根据近2次发掘的木炭标本14C的测定大约在距今6400—6800年;第Ⅲ段的出土物与深圳大黄沙遗址的出土物特点完全一致,年代应该相同,大黄沙遗址14C年代的测定为6255±260(经树轮校正);第Ⅳ段的年代推测应该在距今6000年。
近期对咸头岭遗址的考古发掘,有重要意义:
(1)在发掘中总结出的一套沙丘遗址发掘技术程序,对今后沙丘遗址的发掘实践以及发掘水平的提高有借鉴和推进作用;
(2)咸头岭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分期和年代研究,为环珠江口地区相关遗址的分期、断年奠定了基础,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考古学文化树立了一个重要标尺,也必将推进咸头岭文化的研究水平;
(3)咸头岭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环珠江口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之一,其Ⅰ段的遗物也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所发现的有准确年代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遗物。从已有资料来看,咸头岭遗址与环珠江口地区同时期其他相关遗址的比较,具有很明显的几个特点,它的面积最大,出土遗物最丰富,器物制作工艺水平最高,而且其Ⅰ—Ⅱ段的遗物在环珠江口地区目前发现的其他20多个相关遗址中少见,这可能表明咸头岭遗址是一个中心聚落遗址,因此它是深入认识环珠江口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考古学文化的关键之一。
(4)咸头岭遗址Ⅰ段出土的白陶和彩陶已经很成熟,而从Ⅰ—Ⅳ段却显示出一个逐渐衰落的过程。白陶和彩陶的出现,目前在广东地区找不到比咸头岭遗址Ⅰ段更早的。中国现今所知年代最早的白陶制品见于湘西沅水流域的高庙文化,同出的还有彩绘和填彩的陶器,高庙文化的年代在距今7800—6800年。随后在湘西取代高庙文化的松溪口文化中也见不少的彩陶和白陶。咸头岭遗址白陶上的一些复杂的压印纹、戳印纹、刻划纹、敛口圈足盘等能在高庙文化和松溪口文化中找到相似的,可以推测咸头岭遗址的白陶和彩陶至少受到了湘西地区新石器文化比较强烈的影响。同时,咸头岭遗址白陶与洞庭湖区的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中的白陶也有相似之处。相信通过对咸头岭遗址发掘材料的系统整理和对周边地区(尤其是和湖南等地)相关遗址的比较分析,可以解决这些考古学文化间的相互关系。(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