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州考古:一座残墓出土鸡首壶(图)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11-24]
原以为不会有太大的收获,但清理到墓室底部的时候,发现了9件瓷器。昨天,在福厦高速铁路丰州段考古发掘工地上,一座残墓内出土了较为完整的瓷器,造型有盘口壶、虎子、盏托、四系罐等,其中一件带有动物造型,被考古队员称为鸡首壶。
记者看到这件瓷器时,它横躺在墓室底部,上面沾满了黄泥巴,是所有器物中最大的一件。顾名思义,之所以叫“鸡首壶”,是壶身上有一个鸡首形的装饰。仔细观察,这件壶的颈部较长、腹部浑圆、平底。肩的一侧为凸起的鸡首形壶嘴,另一侧为曲形把手,连接口部与肩部。壶肩部另外两侧各有一系孔,可以穿绳。此壶造型别致新颖,鸡首上昂,仿佛正在引颈眺望,与把手一高一低,遥相呼应,使整个壶的外形曲线流畅生动。
考古队员小温说,可以肯定整个墓群的年代是六朝时期,但年代不同,器物形状也有所不同,这件鸡首壶形状与已发掘墓葬稍有不同,具体年代还有待考证。
其实,鸡首壶本身就极具时代特征。最早出现于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经魏晋南北朝以至隋代发展、演变,盛行一时,隋以后逐渐消失。至唐代(公元618-907年)初年,鸡首壶被新出现的执壶所替代,逐渐消亡。
鸡首壶流行时正是社会大动荡。由于连年战乱,大批中原居民和士族地主纷纷南下,也把技术带到南方。因“鸡”与“吉”谐音,鸡在古代为珍禽之物,有吉祥、诚信之义,反映出在那段战乱频繁的年代里,人们对吉祥安宁生活的祈望。
(记者 李熙慧 见习记者 谢杨 文/图) [来源:海峡都市报]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