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六朝青瓷为何难觅南京造 专家:土质不适合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11-08
据《扬子晚报》报道,正在南京博物馆展出的“千峰翠色——六朝瓷器展”让不少读者对青瓷文物表示出极大兴趣。张先生就表示,在展馆见到一个鼻子朝天、嘴唇镂空的长相像“猪八戒”的人俑照片,不知道长相如此的人俑在一千多年前有何含义。另外,南京出土了众多青瓷器皿,不知道南京以前是否也有青瓷窑。

“猪脸”人俑瓷是否次品

南京博物馆的青瓷展馆是中国古陶瓷2006年南京年会暨青瓷学术研讨会的重要场馆之一。记者采访时,专家们正在展馆参观。南京市博物馆馆长白宁听了关于人俑的疑问后,哈哈一笑,表示这个人俑可能并无太多寓意,只不过是在烧制时碰坏了的青瓷作品。“一般来说,有人俑葬品的墓穴,应该都是贵族墓穴,但即便如此,与正常的日常生活用具相比,人们对墓葬里的随葬瓷器质量要求不是很严,所以这个人俑可能不过是个‘次品’而已。”白馆长笑言,“就好像发现错币一样,这样独特的次品,对我们来说,也是很有趣,又有价值的。”

民间散瓷片募捐修文物

采访时,记者有幸遇见了前来参加学术研讨的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这位堪称“我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的老学者,对此次的青瓷展赞不绝口。提起瓷器文物,耿老有些感慨,他表示,瓷器修复和人做植皮手术差不多,就好像人脸上的皮肤有缺损,用其他人工代替物补上去,即使手术再成功,也不如用人自己本身的皮肤修补好。现在,不少老百姓手上有很多有价值的瓷器残片,这些残片放在百姓手中,既不实用,也体现不出艺术美感,在流通市场也卖不出好价。“倡议大家把这些残片捐献出来,我们修复文物的时候,拿这些残片往文物身上核,这样修出来的文物价值要比用腻子腻的高多了。修复好了,博物馆可以专门弄个记录册,把捐献者的名字记下,这对损献者来说也是种荣耀。”

南京土质不适合烧青瓷

据南京博物馆人员介绍,半个世纪以来,南京地区已发掘、清理六朝遗址、墓葬达到上千处,其馆藏六朝青瓷文物也数以千件,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六朝青瓷精品中,没有一件是在南京烧制的。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张浦生先生告诉记者,南京至今未发现有制瓷窑址,仅在中华门外聚宝山发现了一座明代的陶窑,但也没能好好保护和开掘。据介绍,六朝青瓷窑主要集中在浙江和苏南一带,著名的有浙江越窑、江苏宜兴窑等,这些窑址与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有关,也和土质条件相关,南京虽然有山,但土质不适合烧瓷。公元二至五世纪初的南京地位特殊,是中国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时各种优质青瓷制品在此集散、消费。所以,南京虽然不产瓷,却汇集了六朝时代的青瓷精品。

瓷展到春节学生有优惠

看到南京那么多市民对青瓷感兴趣,这让白馆长喜出望外。“关注文物的市民越多,越对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有利。”白馆长表示,此次青瓷展是我国首次大规模集中展示青瓷文物。此次展览时间较长,直到明年春节才会结束,门票价格是上午30元,下午20元,中小学生及未成年人团体可以预约免费参观,中小学生个人参观可享受半价优惠,大学生凭学生证、老年人凭本市老人证票价也可减半。博物馆内有讲解服务,根据参观路线,讲解服务费分别为30元、50元和70元。

(信息来源:新华网江苏 周西宁、王小芳)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