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土里拣回三万古瓷片 串起大连先人用瓷史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11-02]
金州区失业人员董文清历时20年,从建筑垃圾土里拣回3万多片古瓷片。他以超凡的毅力找回了大连湮没于泥土之中的那部分历史———大连人使用瓷器的历史。
董文清家有兄弟6人。1986年夏天,兄弟几个上金州西海玩儿,他在海边填海的垃圾土堆
里捡到一块有漂亮花纹的碗茬儿,金州古城里长大的他知道这是早年的东西。当时他想,这些老祖宗用过的东西就这样变成垃圾真是太可惜了,把它捡起来放好也是一个很好的纪念啊!从此董文清开始关注起建筑垃圾来。金州城改造建设,建筑垃圾排放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每天,他扛着铁铲起早贪黑到毛莹子、金州西海等垃圾排放集中的地方“上班”。有时,在街上看到拉土车,他就跟着跑,骑自行车跟不上他就打车追。为了拣碗茬儿,他还险些送了命———一次在西海,他正专心寻找一片茬儿的另一半儿,一辆翻斗车将土倒过来,土埋至胸口,费尽全力他才挣脱出来。
20年风雨无阻,董文清每拣到一块瓷片都进行消毒清洗,现在总数已超过3万片。在董文清家里,记者看到,大小不一,形象各异的碎碗片干净整齐地码放在壁柜或大箱子里,有的被当作工艺品摆放在博古架上。这些古瓷片从汉代的灰陶碗茬儿到民国时期的民用瓷,时间跨度2000多年。其中有大量明清时期的青花瓷,还有一些不可多得的珍贵的瓷片,如宋辽金元时期的钧窑、宋代的影清瓷、金元时期的磁州窑和红绿彩瓷等,难得一见的明代宣德字款青花他也有收藏。据了解,目前国内个人拣瓷片最多者为万余片,董文清的3万片创下新的个人收藏瓷片之最。
大连东北收藏家协会副会长白文宏认为,董文清捡拾的大量古瓷片主要是生活用瓷。虽然都是些残缺不全的古瓷碎片,但它所残留的器型、画面和文字依然表达着那段历史,将3万片串联开来就是大连先辈的生活历史、民间历史。此外,古瓷片具有很好的教学价值。学习鉴定瓷器除了看外表,还要明釉质、知胎骨。为此谁都不可能将完好的古瓷器打碎去观察。尤其是现在古玩市场真品难见,古瓷片的横断面传达的真实准确的信息,能够帮助收藏爱好者们炼就火眼金睛。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