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90万元缺口难住太平天国壁画保护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7-21



经过两年多酝酿,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保护工程即将启动。在一年前的保护方案中,专家们曾想将这些壁画装进密封的玻璃柜中,用恒定的小环境加以保护。然而在目前确定的保护方案中,这个最为关键的技术手段却无法实施,批准的维修保护经费只有28万元,而要保护的壁画则有24幅80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的保护经费只有3500元。据了解,使用密封玻璃柜将增加90余万元的预算,但可以实现最优化保护,然而这90万元却难住了太平天国壁画保护工程。

  据当初主持制订维修保护方案的南京博物院文保所所长奚三彩介绍,南京市堂子街的太平天国壁画历经百余年,残损严重。解放后虽经四次维修,但因为壁画所在房屋屋面漏水、山墙渗水、地面排水不畅,常年处于潮湿环境中,以及居民长期居住,煤烟、油污侵蚀,致使壁画长霉、起鼓、剥落、酥碱、粉化、褪色等情况较为严重,不少地方已经斑驳得无法辨认图案。由于壁画所在之处为旧式平房,要保持原貌接待参观游览,温度湿度都难以控制,因此他认为密封式保护是最佳方案。当初在设计保护方案时,建议壁画修复后,装进密封的玻璃柜中,为文物创造一个恒温恒湿、通风、照明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小环境。

  按奚三彩的的设想,太平天国壁画的保护需要以下过程,首先是清洗掉壁画表面的霉菌、油污和灰尘,接着将树脂等填充物注射在空鼓和起皮的部位再压平。由于壁画附着在薄薄的石灰层上,因此要将壁画和石灰层一起揭下(其中8幅已于1992年揭取修复后复位),先对石灰层进行加固,再对壁画表面进行加固。最后对整体画面进行补色、作旧,由于70年代曾对太平天国壁画进行过临摹,因此此次还可以对画面残缺部位作适当补笔。然后将壁画进密封的玻璃柜,里面放上调湿剂、防霉剂、有害气体吸收剂和除氧剂,辅以光纤照明系统和通风排气系统,最大限度地延缓壁画的“衰老”。提供这样一个“舒适”的环境,对于已经非常脆弱的太平天国壁画来说是很必要的。但是因为经费问题,最后的玻璃柜计划难以实现,这意味着大部分壁画还得留在倾斜或返潮的墙壁上,不能得到最有效最彻底的保护。

  负责堂子街壁画修复工程的是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该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京市政府已经先期拿出了1200万元用于拆迁,300万元用于遗址修复,现在堂子街98号至110号的房屋都要拆迁,然后建立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现在再来争取90万元的保护经费的确有难度。他们也很希望企业力量和民间资金能介入太平天国壁画的保护。

  有关专家认为,作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堂子街壁画既有中国山水花鸟画的传统风格,又反映民间艺术品位,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这批壁画无疑是将建的壁画艺术馆的核心部分,我们应该考虑,是不是应该让90万元难住珍贵文物的保护?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