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现唐代西域儿童作业本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5-23]
远在1200多年前,中国西域儿童在学习什么,他们的家庭作业本上都写了些什么?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21日电,据新华社乌鲁木齐21日电,新疆文物考古专家在吐鲁番盆地的一项最新发现解开了这个谜。这件被称为《唐西州习字残片》的出土文物,是一张废弃的公文文书,在这张废弃公文的背后,赫然可见习文练字的墨迹。
这件习字帖很像当代小学生的家庭作业:逐字练习,每个字写三遍。新疆多名专家携手,利用习字帖残片上不多的汉字和一个姓名,检索典籍后,还原了当年场景:一名西域儿童手持毛笔,在一张废弃的公文纸片上,逐字临摹南朝时一位名叫岑德润的诗人的五言诗《咏鱼》。
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玉麒说:“这是一件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文物,它突破了中国古代‘纸寿千年’的限制,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一个奇迹。”
朱玉麒说,这一古代西域儿童的“家庭作业本”表明,早在1200多年以前,中国南方文化就在吐鲁番盆地流传,“这件文书上的每处墨迹,对研究吐鲁番文明多样性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都有深刻价值。”
吐鲁番是中国古代西域重镇,至今还存有交河故城、高昌古城遗址,这里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形成了吐鲁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共荣共存的特点。
新华社乌鲁木齐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