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中国文物遭盗掘毁坏事件高发 媒体吁“文物问责”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6-05-11


  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报道,2005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9日揭晓,但获奖项目的领队们在兴奋之余难掩遗憾。据了解,此次新评出的十大考古新发现有5处在考古队进驻之前曾不同程度地遭到盗墓者洗劫。“文物问责”日显迫切。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忠培表示,人为盗掘和破坏使中国文物安全面临空前威胁。根据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结果,中国大约有40多万处不可移动的文物,但专家推测,现在至少有1/3已经没有了,其中,人为破坏是主要原因。

  执法不到位、文物安全意识薄弱也是重要原因。记者对这次评选中入围的全部25个项目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被问及“当地公安部门打击盗墓行为是否有效”时,有9家单位选择了“能立即遏制”,3家单位选择了“左右推诿,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行动”,其余单位选择了“干预,但效果不佳”。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等40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曾联名提出应尽快成立一支专业的执法队伍,打击盗窃文物、盗掘古墓和走私文物的犯罪活动。

  “各级文物部门对所在区域内的文物家底不清楚,也是造成文物盗窃猖獗的原因。”林留根说。不少专家呼吁,应加快实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只有在详尽了解文物埋藏和分布信息的基础上才能谈保护。“地下文物也是国家重要的资源,不可再生,发生盗掘、毁坏古墓的事件,地方官员也应被问责。”

  ●延伸阅读

  200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

  ●湖南洪江高庙遗址

  ●贵州威宁中水遗址

  ●河南鹤壁刘庄遗址

  ●福建浦城猫耳山商代窑群

  ●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

  ●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

  ●江苏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

  ●河南内黄杨庄汉代聚落遗址

  ●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

  5处遭到盗墓者洗劫的遗址分别是:贵州威宁中水遗址,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陕西韩城两周墓地,江苏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

(信息来源:中新网 吕绍刚、刘畅、喻菲)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