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句容发现大型文化遗址 面积达10万平方米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12-03


在句容市郭庄镇,一座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古人类遗址正在进行考古发掘。据南京博物院考古所副所长林留根介绍,这处遗址经历了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点将台文化、湖熟文化,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历时3000年。如此大型而丰富的遗址,在江苏实属罕见。

  发掘工作才刚刚开始,但是到处可以看到红烧土的痕迹,在施工翻起的泥土中还能捡到破碎的陶器。考古队长田名利说,红烧土是人类遗址的重要特征,造房子、烧窑和祭祀都会用到红烧土。在秦汉以前,盖房子主要采用木骨泥墙的工艺,房子的墙都是用树枝和稻草在内部作支撑,外面敷上厚厚的泥土,然后把房子内外堆上柴草焚烧一至三天,像现在烧砖一样把墙面、地面烧成红色,坚硬又防潮,可以说,那时最流行的就是住外表粗糙内部光滑的红房子。红烧土越多,表明当地越繁荣。此前考古队在此处还发现过箭镞、骨头和陶片等物品。

  因为宁杭公路施工,两处相邻的台型遗址均被铲掉了一半,在一面5米多高的垂直断面上,文化层的分层非常明显,断面上还能发现鹿角、兽骨、陶罐的痕迹。林留根说,在宁杭公路做环境评估时,他们已经标明了遗址,却没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此处的人类活动遗址地下还有2米左右,总厚度达7米,这在江南地区并不多见。从断面上看,此处的人类活动一直没有间断,内容很丰富,施工单位破坏的正是其精华所在,非常可惜。因为江南地区地下水含量很高,因此古代人们活动的主要地点一般在高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见的台型遗址,而被破坏的地方,正是当年最为繁华的中心聚落。

  他说,在考古人员眼中,文化遗址是最为宝贵的,它是当时人类社会活动的一个缩影,所蕴含的信息远比一个墓葬或金银玉器更有价值。从这处遗址上,我们可以探究的有良渚文化为何像玛雅文化一样突然消失,夏朝中国文明起源前夜是什么样。另外,江南特有的土墩墓很多,但墓主人的生活地区发现得很少,此处遗址将有助于破解土墩墓的很多谜团。

(信息来源:新华日报 王宏伟)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