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考古发现

文管部门无钱又无权 县级文物损毁严重

中艺网 发布时间: 2005-11-23


河北省临漳县文管所所长王福生介绍,该县一个汉代铁锅由于无力保护而被自然风化掉了,他感到很可惜。他说,目前县级文物保护多数处在“有人无钱难保护”状态,很多稀缺文物惨遭损坏。

河北冀州、故城、深州等地文物部门专家向记者反映,县级文物保护景况大多和临漳县差不多,由于没有足够的库房存放,许多文物只好露天堆放在一起,自然侵蚀严重,有些已不复存在。

最近,记者在河北一些县市看到,这些县市的文物库房多是普通民房,没有必要的防火、防盗设施。因为缺乏必要的保护设施,发掘和征集到的很多铁器、铜器和陶瓷等文物损坏严重。记者到几个县堆放文物的库房看到,由于没有恒温设备,屋内温差太大,文物浸满水珠。

故城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姜玉林介绍,该县有200多件文物,三级以上有15件,都存放在两间普通民房内。存放文物的是用了15年的两个铁皮柜,文物多、地方小,只好堆放在一起。记者看到,两个铁皮柜里堆满了陶器和瓷器,一座一米见方的北齐石佛像只好放在地上。姜玉林介绍,文管所一年多没有办公经费了,连征集文物就得自己垫钱,更别说保护文物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县级文物保护要纳入当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遗憾的是各地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磁县文管所各种文物达13000件,由于缺乏必要的分开存放设施,很多文物也只好堆放在一起。武强县部分木刻年画古版也没有地方分开存放。冀州市文管所所长李明岩说,该市200多件文物堆放在两个铁皮柜里。

深州市文管所所长康玉震介绍,该市有各种文物386件,由于文管所也没有办公地方,只好在清代粮仓里办公,这些文物也只好堆放在粮仓的一间库房里。记者在库房里看到,上百件的汉代和宋代陶器和瓷器放在地上,有些已经破碎不全。

县级文物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也是造成县级文物古迹被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深州市、冀州市等文管所的同志还介绍,县市对文物保护是口号多、措施少。由于县级文物部门没有文物执法权,经常见到建筑施工等破坏文物古迹现象也难以协调制止,古墓、古碑等被施工单位挖坏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我国,县级文管部门是和广大群众接触最多的文物部门,是征集和发现国家重要文物的基层单位,其作用不可低估。这些县市文物管理所负责人还介绍,平常发现了文物,不管多困难,只要能征集到,都想方设法征为国有。但由于缺乏必要文物征集的经费,一些重点文物就无力征集了,甚至流入古玩市场。

这些基层文物管理部门专家认为,县级文物破坏和流失比较严重,必须通过强化管理和征集措施来保护,国家应该根据区域布局在一个县或者几个县建立一座县级文物博物馆,对一些重点文物进行保护。每年安排必要的保护经费,并制定有法律保障的县级文物经费保障措施,确保把文物保护落到实处。(完)

分享到:
          推荐给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艺网”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须转载图片请保留“中艺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艺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资讯:
现代名家作品推荐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专家顾问 | 艺术顾问 | 代理合作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声明
电信与信息经营证: 粤B2-20060194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400-156-8187